海底撈、外婆家紛紛入局預制菜,誰能成為“國民第一品牌”?

蘇寧金融副研究院
2021.05.08
?


圖片來源:
Unsplash

本來低調的一個行業(yè),卻因為就地過年等因素的影響驟然出圈,那就是預制菜。

所謂預制菜,通俗來講就是半成品菜肴,通過加熱等簡單處理就能上桌。對于那些沒辦法品嘗到媽媽手藝的打工異鄉(xiāng)人、手殘黨來說,預制菜儼然成為他們的重要選擇,甚至還帶了點“家的味道”。與以往餃子、包子等簡單品類不同,近兩年預制菜向更多復雜菜品延伸。從“海底撈”的自熱小火鍋,到“西貝”的“賈國龍功夫菜”,越來越多的知名餐飲品牌也投身其中,似乎預示著這一行業(yè)已處爆發(fā)前夜。

萬億規(guī)模潛力是預制菜從業(yè)者的普遍共識,這個行業(yè)已經誕生出第一批上市企業(yè)(蘇州味知香等),但在品牌影響力方面仍不及“老干媽”、“康師傅”等方便速食IP。同樣是速食領域,預制菜賽道能否跑出國民級品牌?大牌跨界vs行業(yè)深耕,哪類企業(yè)能率先突破、取得成功?

預制菜源起to B謀求to C

預制菜出圈也是近兩年的事兒,電商平臺、便利店、甚至餐廳里有越來越多的預制菜身影。其實在C端消費者有感知之前,預制菜早已成為諸多餐館、外賣店的后廚標配。速凍、保鮮、冷鏈等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極大提升了半成品菜肴在口味、營養(yǎng)、品質等方面的表現(xiàn)。

有實力的連鎖餐飲企業(yè)投入重金打造中央廚房,集中采購食材、標準化產出預制菜,并通過冷鏈運送到各連鎖門店,以提升菜品的穩(wěn)定性及出菜時效,同時降低門店成本(成本含后廚面積、廚師人力等)。大數(shù)據(jù)技術可以動態(tài)反饋門店信息,為中央廚房的采供運鏈條提供定量支撐。

而小餐館、外賣店沒有足夠資源自建預制菜供應鏈,則主要通過外購模式。這催生了一批專門從事預制菜研發(fā)、生產、批量銷售的to B企業(yè)。天眼查發(fā)布的“年味”大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2021年1月,中國有超過6.9萬家“預制菜”相關企業(yè)。這些企業(yè)將高度標準化的菜品提供給不同餐館,就會出現(xiàn)用戶在不同外賣商家下單,卻能吃到同樣味道的鹵肉蓋飯。剖開這條供應鏈,這些外賣商家不具備菜品的掌控力,在本質上相當于預制菜的分銷渠道,通過提供加熱、配菜裝點、打包、客戶服務等配套支持,獲得加價利潤。

那預制菜企業(yè)能否跳過外賣、小餐館等分銷環(huán)節(jié),直接面向消費者呢?畢竟與to B服務相比,預制菜的to C市場有更高的毛利空間。青松資本投資人曾表示,“預制菜賽道上下游極度分散,毛利率達到50%以上,上下游價差很大”。

從實際行業(yè)結構來看,雖然to C毛利率更高,但to B服務仍是中國預制菜企業(yè)的主賽道?;⑿嵩谖恼轮刑岬?,中國預制菜企業(yè)to B和to C的比例在8:2。形成這一市場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to C服務面對的用戶需求更為多元、位置更為分散,且單筆訂單金額小、購買頻次高,盈利模型與to B顯著不同,對產品研發(fā)、上新周期、分銷渠道、包裝設計、冷鏈倉儲、客戶服務等環(huán)節(jié)也有新要求,需要企業(yè)有重金投入的魄力。

但難啃的骨頭往往也是建立壁壘的好機會。近年來,C端用戶對預制菜的接受度逐年走高,尤其是疫情期間預制菜更受追捧。龐大的C端市場潛力已吸引一批預制菜企業(yè)躍躍欲試,也有餐飲商家看準這一時機,欲憑借自身在中央廚房、to C服務、線下店面、品牌建設等方面的資源與經驗,搶占市場紅利。

to C模式哪家強

C端預制菜正處于快速發(fā)展初期,市場格局尚未成型,沒有跑出市占率有絕對優(yōu)勢的頭部企業(yè),也沒有被廣泛認可的絕對成功模式。各方玩家出身基因不同,攜優(yōu)勢資源及能力入場,使得行業(yè)呈現(xiàn)出多樣化模式競爭的情況。所謂百家爭鳴,尚無王者,本文僅從銷售渠道總結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玩法,也許可對各類模式的優(yōu)劣勢獲悉一二。

門店出餐模式,這是預制菜領域較為獨特的經營方式,以西貝推出的“賈國龍功夫菜”為代表,此前還有“康師傅私房菜”等也可算做此類?!百Z國龍功夫菜”主要是基于西貝已有的線下門店資源,在其中設立預制菜檔口,檔口內不設廚師而是擺放冷柜呈現(xiàn)可選預制菜品類,消費者選擇菜品后由店員加熱后上餐。

此種模式屬于典型重資產投入,若無西貝門店支持,僅租金、人工等投入就是一筆不菲成本。因而模式跑通,需要有較高客單價,也要考慮門店坪效、人效等指標。相對應的,“賈國龍功夫菜”的單份預制菜售價較高,在40-600元不等,到店人均消費也在百元上下,可謂預制菜中的高端玩家。

但預制菜的天然屬性與高端餐飲間的意識差距需要撫平。消費者對高客單價的期待是美味、品牌、服務、環(huán)境等綜合能力,這不僅考驗預制菜的研發(fā)供應鏈,也考驗提供附加價值的配套功夫。目前消費者對此模式的褒貶不一,有的說是“天價速凍大餐,不值得”,有的則認為“味道滿意,模式新穎”。重資產模式天然壁壘高,關鍵要用戶愿意為高價買單,這樣打造出高端品牌后還可向低單價預制菜品降維打擊。但第一步往往艱難,先行者的創(chuàng)新精神與勇氣永遠值得尊敬。

第二種是線上線下商超渠道,這是較為傳統(tǒng)的to C供給模式,方便面等老牌速食產品已經走通多年,拼的是渠道覆蓋、性價比。采取此種模式中比較典型的預制菜品如自熱小火鍋,單價在20-50元之間,雖然明顯貴于方便面等傳統(tǒng)品類,但能提供更豐富的口味體驗,已獲得不錯的消費反饋。

但商超渠道也有局限,最典型的問題就是對預制菜的品類有要求,主要支持保質期較長、不需冷藏的產品。即使有大型商超支持冷藏,但保質期仍是繞不開的魔咒。這與商超的進貨及銷貨周期、儲存條件等有關,使得很多主打新鮮的預制菜品無法大量通過此類渠道接觸消費者。而這些新鮮菜品才是預制菜區(qū)別于傳統(tǒng)速食的核心競爭力,以其營養(yǎng)、口味、菜色等多方優(yōu)勢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飲食品質需求。

那有沒有一種渠道能滿足這些新鮮預制菜品的銷售要求呢?社區(qū)團購、生鮮電商、到家服務等線上線下新渠道的崛起,為預制菜行業(yè)的to C銷售提供了重要基礎設施,典型代表如多多買菜、盒馬鮮生、美團買菜等。這些渠道一方面通過大數(shù)據(jù)時時反饋供銷情況,指導采購、庫存,另一方面通過即時配送、門店現(xiàn)選現(xiàn)做等方式支持用戶即買即用,提高新鮮預制菜從生產到銷售整個鏈條的運營效率,使用戶能夠更快速、更方便、更低成本地享用預制菜。

新零售渠道為預制菜提供了to C服務的重要支撐,反過來預制菜也成為新零售與傳統(tǒng)商超渠道競爭的一個重要創(chuàng)新。年輕一代已成為消費主力,他們對餐飲的品質、便捷度、可選種類有更高要求。新零售渠道通過提供更豐富、更高品質的預制菜,滿足這部分用戶需求,與傳統(tǒng)商超相比,能夠在速食餐飲領域獲得更高的客單價及復購頻次。

除了以上的典型銷售渠道外,還有一些預制菜商家通過官網(wǎng)、自建電商平臺、線下門店進行銷售,此類模式以知名餐飲品牌、預制菜大型玩家為主,如海底撈、外婆家、味知香等。其中味知香是專業(yè)預制菜選手,以自營、加盟門店等方式拓展渠道。不過,味知香這一模式受開店速度、供應鏈支撐能力等影響,通常由核心地區(qū)開啟,再逐步向外擴散。

而海底撈和外婆家則是以餐飲為主業(yè),預制菜產品系對其而言屬于錦上添花類,主要是利用已有的品牌知名度,復用中央廚房資源及線下門店,向用戶售賣預制菜,預制菜可與后廚協(xié)同供給?,F(xiàn)階段,此類品牌商家更多是在探索嘗試,對預制菜的成本投入有限,也就不涉及大規(guī)模鋪設外部銷售渠道的選項。若預制菜系列的盈利能力獲得印證,或有望成為這些餐飲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線,屆時相信更全面的銷售渠道鋪設工作將會提上日程。

以上幾類預制菜銷售模式各有特色,目前尚無明確數(shù)據(jù)表明哪種模式效果更優(yōu)。這也是行業(yè)發(fā)展初期的魅力所在,市場機遇開啟,但尚無巨頭占據(jù),從業(yè)者可以基于自身能力優(yōu)勢各顯神通。究竟誰能在不久的未來跑出預制菜國民第一品牌?我們拭目以待。

食品創(chuàng)新交流群
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蘇寧金融副研究院
回頂部
評論
最新評論
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(fā)聲!
微信公眾號
Foodaily每日食品
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微信分享
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